2024第二屆生豬產業鏈大會圓滿落幕(20240514)
原發表日期:2024-05-14
來源:Mysteel農產品
2024第二屆生豬產業鏈大會于2024年5月13-14日在山東濰坊盛大召開,本次會議由山東省畜牧協會、山東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由中國肉類協會、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山東省肉類協會指導,特別贊助單位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其他贊助單位包括山東冠洲股份有限公司、國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分公司、康地揚翔農牧(濰坊)有限公司等,也得到媒體單位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和農視財經支持。
5月14日上午,第二屆生豬產業鏈大會開幕式舉行。山東省畜牧協會秘書長逯巖,上海鋼聯聯席董事長、總裁高波先后于開幕式上致辭,對各位來賓相聚濰坊表示熱烈歡迎。隨后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群總經理王濤宣布會議正式開始!
山東省畜牧協會秘書長 逯巖
上海鋼聯聯席董事長、總裁 高波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王濤
精彩的致辭之后,我們進入主題報告環節。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群副總經理朱喜安進行上午養殖、飼料及期貨等專場主持。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群副總經理 朱喜安
首先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農產品處處長王雙正為主題《我國宏觀經濟和畜牧業形勢展望》進行演講。
首先王雙正先生認為我國經濟增速明顯快于美國(2.5%)、歐元區(0.5%)、日本(1.9%),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仍是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2023年四個季度GDP同比分別增長4.5%、6.3%、4.9%、5.2%,呈現前低、中高、后穩態勢。同時他認為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4.3、1.5、-0.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82.5%、28.9%、-11.4%。豬肉作為家庭主要肉類消費,豬肉產量2018-2020年連續3年下降,從5404萬噸降到4113萬噸,累計降幅23.9%,尤其是2019年降幅最大,達21.3%;之后2021年快速恢復到5000萬噸以上,比上年大幅增長28.8%,到2023年接近5800萬噸,比非洲豬瘟爆發的2018年還增長7.2%。
最后王雙正老師認為從2022年12月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量除了2023年6月有所增加外,總體上呈現持續減少趨勢,到2024年3月已降到4000萬頭以下,比近三年最高點減少398萬頭、減幅9.1%,但仍略高于新修訂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規定的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3900萬頭左右調控目標。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農產品處處長 王雙正
接下來,秀博股份副董事長/秀博基因總經理李家連帶來《國內種豬行業發展機遇及挑戰》的主題演講。
首先李家連先生表示,近幾年以來,種豬性能大幅提升,大白、長白、杜洛克的總產仔數近十年持續增。全國100萬頭種豬291家豬場實現藍耳雙陰,對種豬健康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養殖企業高度重視品種改良。需求量也有所提升,原因有四點:1、種豬價格相對較低,養殖模式調整,種豬需求增加2、疫病影響提高了能繁母豬年更新率;3、商品豬場外購和參與普惠育種意愿增強;4、競爭越來越激烈,需要更新換代或改良原有品種品系。最后他表示,種豬行業也面臨挑戰,主要是:疾病威脅、生產效率、結構調整、競爭激烈、現金流量、持續發展。
秀博股份副董事長/秀博基因總經理 李家連
隨后上海鋼聯畜牧事業部副總經理陳曉宇做了《鋼聯數據體系、方法論、ebc 介紹》發言,向大會到會嘉賓介紹了鋼聯數據建設情況。
首先陳曉宇女士分享了生豬市場的研究框架,根據上下游關系產生的數據進行全面監測,目前鋼聯生豬數據有85個數據項,包括17個價格類、3個指數類、32個供給類、5個產能類、13個需求類、12個利潤類、3個進出口類,以及2個分析模型,每個數據項都嚴格執行價格采集方法論。 其中我們的鋼聯數據終端提供一站式數據提取加工,更支持對單條指標在時間序列上的各種處理及運算,如變頻、同環比計算、累計求和、指數化、單位轉換、季節性分析、相關性分析等。鋼聯生豬數據樣本點根據產銷區情況進行養殖、屠宰、貿易、批發市場、終端進行樣本分布。
上海鋼聯畜牧事業部副總經理 陳曉宇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牧業經濟創新團隊首席研究員朱增勇作了題為《國內生豬供需格局分析及展望》的專題報告。
朱增勇老師主要內容包括:(1)目前能繁母豬同比降幅約7%左右,這從飼料端數據也能得到驗證。(2)以往周期來看,產能去化需要達到3年以上,才能帶來1年的上漲行情。(3)當前產能去化比較溫和,1月產能去化主要受到外部因素帶來的被動去化。(4)目前消費進入拐點,目前出現緩慢回落,2月進口下降到7萬噸,豬肉對國內消費影響比較小。(5)短期來看,替代品禽肉、禽蛋消費一般,受購買力影響,目前恢復有待觀察。(6)生豬供應有望小幅回落,而需求還有一定回暖抗價,全年豬價或小幅上漲,出欄量預計回落1-2%。(7)收入和餐飲對消費帶來一定支撐。生豬成本下降,生豬全年均價小幅提升,養殖端可實現微幅盈利。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牧業經濟創新團隊首席研究員 朱增勇
永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生豬期現經理王拓做了《永安期貨生豬期現套保合作》專題報告。
王拓先生介紹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我國首批首家獲批的風險管理子公司,期現結合、場外衍生品為實體企業提供風險管理產品與服務。王拓先生進行了期貨和期權介紹,包括與生豬養殖的合作模式進行舉例講解。
永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生豬期現經理 王拓
禾豐集團常務副總裁高全利做了題為《中國豬飼料行業發展分析及展望》的專題報告。
高全利先生表示2023年全國飼料消耗量約為4.87億噸;散裝商品化飼料總量13050萬噸,比上年增長21.9%,占比總量的43.7%,年度提高5.4個百分點;也說明了養殖業的規模化進程正在持續加速,養殖結構發生劇烈變化。豬飼料持續增長背后的邏輯基于需求增長的產業繁榮。他還表示近年來,豬飼料的持續增長并不完全是因為養豬出欄總量的增長,更多的是因為養豬結構性變化及使用飼料方式的變化而促成的,近十年來,配合飼料占比呈現明顯的上升態勢,而濃縮料則逐年遞減;這也從側面說明養殖結構中小散規模養殖量占比的減少。最后他表示隨著集團化、規模化養豬的快速發展,全價飼料占比會進一步提高,并且散裝飼料占比也會同步提高,技術與產品革命也將層出不窮。
禾豐集團常務副總裁 高全利
5月14日下午,上海鋼聯畜牧事業部副總經理陳曉宇進行下午會議主持。
上海鋼聯畜牧事業部副總經理 陳曉宇
謀易咨詢首席顧問官王中作了題為《中國生豬行業發展形式及展望》的專題報告。
王中老師表示生豬形勢表現為產能去化困難,生物安全、市場風險、資金斷流三重壓力疊加,競爭形式升級,多方力量博弈,消費端需求重構的生豬現狀。同時對未來豬價進行展望,他表示豬周期基本消失,體現為規律性不再明顯、價格振幅更小、短期產能轉換快,認為2025年豬價或愈加困難。同時表示集團發展強弩之末,散戶仍會迅速推出,新商業模式誕生,情緒引領市場變化。最后進行簡單總結:生豬格局將震蕩進入穩定期,豬周期基本消失,產能去化緩慢,傳統商業模式必將重構。
謀易咨詢首席顧問官 王中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肉食資訊部負責人郭丹丹作了題為《我國豬肉消費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專題報告。
郭丹丹老師表示2023年末國內自給率已回升至97.4%,基本接近非瘟疫情前水平,2023年底豬肉產能基本是近九年最高。禽肉、羊肉、牛肉產能持續增加。消費升級、對牛羊肉及水產需求增加,五年來肉類占比中,豬肉占比下滑,禽肉增幅明顯。她介紹了屠宰產能利用率不足30%,折合到豬肉產品的價格就高,價格決定競爭力,大企業失去優勢。300樣本的家庭消費情況統計1-4月豬肉消費量明顯下滑,牛肉消費量明顯走高。她預計未來十年豬肉產量下降,均減少0.5%,未來十年豬肉消費量下滑,占比肉類50%。未來消費升級,主要為品質需求升級、品牌化消費、多元化需求。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肉食資訊部負責人 郭丹丹
上海睿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倪仁杰作了題為《國內外凍品市場發展及展望》的專題報告。
倪仁杰老師首先介紹了上海睿創,2013-2022十年間,總到港量超過 45,000柜+ ,主港到貨量占比穩定。其中,豬產品市場份額多年連續穩定在2.5%左右 ,主營產品有豬肉、豬副,來源地區遍布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同時表示當前目前凍品市場豬肉進口以副產、雜碎、骨類為主,前期進口的肉類消化已進入尾聲。進口副產雜碎的量常年在10萬噸/月上下浮動,肉類的量跟隨國內供需缺口情況有較大波動。2022年開始,肉類(號肉、段類)進口量顯著減少,尤其在進入2023年10月以后,肉類進口量縮至極低水平。國產庫存處在歷史較高位,目前受資金、庫存等因素影響,主動入庫不積極。2023年上半年,基于對后市看漲的預期,國產豬肉出現集中入庫現象,造成庫容率快速達到歷史較高水平。2023年7/8月份,庫容率震蕩有降,但幅度不明顯;2023年9月至今,整體庫容率基本維持穩定。品種構成中,以號肉、骨類、部分段類為主,副產及雜碎較少。最后對凍品趨勢進行探討,她認為豬肉1季度進口到港量顯著下降,且2季度進口量維持低位;年后至今的3 個月,屠宰企業主動屠宰分割入庫數量極低。這種情況下,有利于豬肉凍品持續去庫存。受去年能繁母豬的慣性去化,以及四季度疫病影響,今年5月下旬開始豬價偏強概率大。7/8月份是傳統餐飲旺季,凍品貿易走貨及終端需求較為旺盛。豬凍品價格未來 3 個月預期穩定偏強。
上海睿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市場經理 倪仁杰
中國鄉村發展協會農食加工委員會副秘書長訾占超作了題為《豬肉預制菜的產業現狀與趨勢》的專題報告。
訾占超老師表示我國豬肉消費占肉類消費的六成左右,占世界半壁江山,健康豬肉是中國消費者心目中首選,豬企紛紛布局預制菜,豬企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優勢為滲透率高、品牌效應明顯、供貨頻率高、網絡化經營。同時表示年銷13億大單品是小酥肉,打造下一個豬肉預制菜大單品。接著他表示豬肉預制菜產業存在的問題為菜品品質、人才短缺、食品安全、全過程標準化;未來發展趨勢為BC端雙向發力、多元化,健康化、品牌競爭、由亂到治、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產業布局建議有汲取傳統美食營養、以消費者為中心、揚長避短、選好賽道、解決渠道難題。
中國鄉村發展協會農食加工委員會副秘書長 訾占超
浙江創錦匯谷物產有限公司研究總監王李子杰作了題為《畜牧相關品種機會探討》的專題報告。
王李子杰老師介紹了生豬規模化進程參考美國經驗,和中國特色的規模化進程。他表示規模化的行業無利潤狀態,持續的時間和周期會偏長、今年年前的價格波動以及23/24連續兩年的年后壓欄帶來的反彈,充分的體現了市場的博弈性、國內產業運行的結構遠遠復雜于美國市場,階段性的價格判斷的難度更大、2023年已經展現了企業在虧損情況下的抵抗能力,但是產能去化一定會給價格帶來一定邊際改善、肥標價差和體重仍是短期節奏的核心指標、最后發表生豬市場的一些思考:1.最大的周期而言,行業處于快速規模化的進程中,產業利潤整體是不好的,不是好行業,但是應該能誕生好企業(最終一定具備使用期貨工具的能力);2.由于產能去化,24年相對23年,是一個更好的年份,飼料原料的下跌給于行業更好的利潤水平;3.短期肥標價差震蕩偏弱,體重沒有進一步壓欄動力情況下,價格大概率表現偏弱。
浙江創錦匯谷物產有限公司研究總監 王李子杰
最后進入圓桌論壇環節。由上海鋼聯農產品顧問馬明超進行主持,新希望六和飼料BU市場中心總經理張新洲、德康牧業市場部總監張向明、重慶小飛俠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海波、安徽貿易商韓凱、二育大戶馬宗光、上海睿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倪仁杰參與交流。大家就飼料、養殖、貿易、凍品等環節進行熱烈討論。
張新洲老師表示:今年生豬存欄量從飼料端來看是下降的,一是北方豬料下降3-4成左右,主要是因為疫病的影響,二是散戶的往年出欄的規律,今年全國存欄減少10%左右。
張向明老師表示:今年一季度西南地區是存欄的低位,標肥價差拉大,飼料原材料下降,西南地區年初輕微壓欄,現階段西南商品豬同期減少8%左右。
田海波老師表示:從調運端來看西南商品豬存欄供應充足,今年仍是供應充足。
韓凱老師表示:二育根據往年規律及其價格的關系選擇現階段做二育,一年之中做二育是3次左右,認為時間是二育進場的關鍵因素,10天之后有二育進場的打算。
馬宗光老師表示:現階段山東地區散戶存欄量很低,二育量只有去年4成,周邊已經上了4成的二育量,去年同期進場二育8-9成。今年進場體重為100-120公斤。二育的體量在減少的。
倪仁杰老師表示:豬肉的消費處于淡季,凍品也處于季節規律,牛羊肉的供應是充足的,鮮品的需求要好于凍品的需求。
8月20日和12月20日的以河南價格為標的價格的預測,張新洲老師認為8月份高點是9元/斤,年底價格高于8月份的價格。張向明老師認為只考慮供需的話,年底價格會達到全年高點,田海波老師認為高點8月10日-9月,高價看9.5元/斤。馬宗光老師認為今天高點為8.5-9.0元/斤,倪仁杰老師認為高點是10元/斤。
2024 第二屆生豬產業鏈大會圓滿結束,感謝各位與會來賓,期待下一屆會議再相會。
版權聲明:文章內容版權歸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鋼聯)所有,受我的鋼聯委托,在此聲明禁止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違法轉載或使用,否則將會受到法律追究。如有合作意向,請聯系我的鋼聯,網址:https://www.myste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