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小豬“見證”中國科研競爭力提升
原發表日期:2017-08-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 黃 ? 林小春 岳冉冉
近日,世界首批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滅活豬誕生,從根本上解決了豬器官用于人體移植的異種病毒傳播風險,對未來人類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這一全球科學界關注的重大突破,由美國生物技術企業eGenesis公司領銜發表。但鮮為人知的是,這批小豬其實誕生在中國云南的西南生物多樣性實驗室。
新華社記者在實驗室看到,才幾個月大的小豬們活潑好動,外表黑白相間、非常干凈。它們是先由美方科學家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隨后由中方團隊通過克隆技術培育獲得的。
為什么美方會找中國科研機構合作?“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豬克隆平臺和技術人員,我們和云南農大的魏老師有緊密的學術合作關系。”eGenesis公司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執行官楊璐菡這樣回答,“我們的工作從根本上解決了異種器官移植中異種病毒傳播的風險問題。”
她說,本月10日在美國《科學》雜志發表的這項研究包含兩個部分:首先,用基因編輯技術和小分子藥物在豬的原代纖維細胞中實現了25個基因位點的同時打靶,即在豬基因組中去除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然后,像克隆羊多利一樣,用基因編輯后的豬纖維細胞克隆出豬胚胎,植入母豬體內,并最終誕生出世界首批對器官移植而言“無毒”的小豬。
楊璐菡所稱的“魏老師”正是云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他自我介紹說:“我們團隊擁有國內較大的豬基因編輯和體細胞克隆技術平臺,在豬體細胞克隆方面具有高效性和規模性。”
對這些小豬的檢測顯示,它們基因組中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確實完全消失,而與普通小豬相比并未發現生理上的區別。這意味著它們除了“無毒”,還可產生“正常”的器官。
當然,要真正實現豬器官移植于人體,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比如器官移植中常見的免疫排異反應問題。魏紅江說,科研團隊計劃在這批豬的基礎上繼續改造基因組,以解決免疫排異問題,爭取早日實現異種器官移植的臨床應用。
據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