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木圖與他的科研成果
原發表日期:2018-12-27
來源:駱駝分會
作者:何靜
吉日木圖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畜牧業協會駱駝分會會長,中蒙生物高分子應用聯合實驗室主任,內蒙古駱駝研究院院長。近年來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內蒙古自然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科技項目。目前,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nimal Genetics, PLoS One, BMC Genomics, Dairy Science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刊物上發表論文90余篇,并獲得4項國家專利。主編出版10余部書籍,其中3部為教材。2013年獲“俄羅斯農業部自然科學獎”和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榮譽稱號;2015年榮獲 “蒙古國駱駝科技貢獻獎”。
近二十年來,吉日木圖教授一直從事駱駝基因組、轉錄組、宏基因組、駝乳理化特性及其醫療作用的研究,并在雙峰駝遺傳資源及生物多樣性、產品開發等領域的研究始終走在前列,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 駱駝全基因組的研究
2012年,率先完成了世界首例雙峰家、野駱駝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制和破譯工作。此次工作,為了解駱駝特殊生活習性和生理特性,解釋駱駝在極端環境下生存能力的分子機制提供了重要參考。基因圖譜分析顯示,雙峰駝全基因組大小為2.38 Gb, 共編碼20,821基因。系統發育分析顯示雙峰駝同牛遺傳關系最近,并在5500-6000萬年前有最近的共同祖先。同時能量存儲和自我保護相關代謝通路中的基因處于加速進化狀態,特別胰島素通路相關基因的適應性進化可以解釋駱駝高胰島素抗性。
2. 駱駝群體基因組方面的研究
在駱駝全基因組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國、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伊朗等地區的家養雙峰駝群體、野生雙峰駝群體和單峰駝群體進行了群體基因組遺傳多樣性的研究,首次解決了人們對于雙峰駝的起源與遷徙方面困惑的科學問題。同時,又分別從線粒體控制區和細胞色素b基因兩個層面揭示了中國、蒙古國和俄羅斯的不同雙峰駝群體的遺傳多樣性、系統發育關系和遺傳結構;其結果顯示,家養雙峰駝和野生雙峰駝群體明顯分為兩個支系,再一次證明家、野雙峰駝群體屬于不同的母系起源。并且在家養雙峰駝群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基因混雜和基因交流現象。
3. 雙峰駝基因組數據庫的構建
采用已獲得的雙峰駝群體基因組重測序數據,構建了目前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單獨的駱駝基因組數據庫,保存了世界范圍內絕大部分的雙峰駝品種、野生雙峰駝群體和單峰駝群體共計一百多個個體的基因組SNP數據、INDEL數據、基因注釋數據及其他相關的數據。
4. 駱駝宏基因組學方面的研究
由于雙峰駝具有獨特的消化系統,飲食習慣和極端的生活條件,使雙峰駝可能具有獨特的胃腸微生物群。通過對不同地區雙峰駝和牛糞便樣品基于16S rRNA基因的V4區測序后發現,牛和駱駝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存在很大的差異。并且由于駱駝品種,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不同,導致駱駝之間腸道微生物也存在一定差異。
5. 駱駝重鏈抗體的研究
對雙峰駝乳和駝血免疫球蛋白G及重鏈抗體的分離純化鑒定技術進行了研究,并從雙峰駝乳和駝血中分離純化得到了純度較高的總IgG、IgG1、IgG2和IgG3。此項研究結果為了解雙峰駝重鏈抗體的生物學意義及其營養價值提供線索,也為今后分析雙峰駝重鏈抗體在機體抗病機制方面提供有利依據,為進一步研究制備納米抗體做鋪墊。
6. 乳成分及血液指標的測定研究
分析了中國5種雙峰駝品種及蒙古國3種雙峰駝品種乳營養成分和血液指標,對不同品種雙峰駝中駝乳成分及血液指標動態變化進行了測定。該項工作第一次大規模的完成了中國以及蒙古國境內所有雙峰駝品種乳樣以及血液指標的測定工作,為進一步開發駝乳資源和揭示雙峰駝獨特的生物學特性提供理論依據。
7. 雙峰駝簡化基因組研究
為了完成駱駝產乳相關功能基因的篩選工作,首先對500多峰中、蒙雙峰駝駝乳乳成分進行分析,包括乳中蛋白質、脂肪、乳糖、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基于簡化基因組測序方法,采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的方法進行駱駝產乳相關功能基因的篩選工作。
8. 駝乳醫用價值的研究
在許多飼養駱駝的國家,飼養者認為駝乳具有很好的醫學價值,如駝乳可以輔助治療糖尿病、肺結核、胃潰瘍、癌癥等。在此基礎上,我們發現駝乳具有輔助治療2型糖尿病、肝硬化和腎病的功效。
9. 產品開發
近年來,我們已成功研發出一系列產品包括駱駝鮮奶、駱駝奶粉、駝奶片、駱駝寶克、駝膠等。此外,基于駝乳和駝脂中所含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有效成分,開發了駝乳及駝脂系列化妝品。2013年,成功研制出了駝乳香皂和駝乳面膜。2016年,采用駝脂成功的研發出一種抗風濕關節炎乳膏組合物。
(作者系內蒙古農業大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