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胞內沙門氏菌新策略及其作用機制
原發表日期:2019-01-17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沙門氏菌是一種全球性的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病致病菌,作為一種兼性胞內菌,它能夠侵入宿主細胞內存活,逃逸宿主免疫系統和大部分抗生素的殺菌作用,引起抗生素耐藥。然而,目前能夠消除細胞內沙門氏菌的有效方法仍然非常有限。我所飼料營養研究室施壽榮副研究員課題組以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來源-雞為試驗動物,研究報道了一種利用納米氧化鐵抑制雞組織上和細胞內沙門氏菌的新策略。該研究從體外抑菌、細胞實驗、體內實驗三個層次發現了納米氧化鐵對沙門氏菌的抑制作用,并揭示納米氧化鐵抑制胞內沙門氏菌的作用機制:沙門氏菌感染引起自噬,同時納米氧化鐵能夠進入自噬泡內并借用自噬泡內的酸性環境,發揮類過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胞內活性氧水平,與溶酶體共同作用清除胞內沙門氏菌,從而起到了抑制沙門氏菌增殖的作用。該研究為清除隱藏在宿主細胞內逃避宿主免疫系統和抗菌藥物治療的頑固性細菌感染提供了一種新的防治策略。
該成果由我所施壽榮副研究員課題組和揚州大學醫學院高利增教授課題組合作研究,并于11月29日發表在生物醫學權威學術期刊《Theranostics》(IF: 8.537)上,題目為“Iron oxide nanozyme suppresses intracellular Salmonella Enteritidis growth and alleviates infection in vivo”,該文章還被該雜志選為當期的內封面文章。
原文鏈接:http://www.thno.org/v08p6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