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豬健康養殖專家團隊成功研發出中藥材配方飼料添加劑:“藥食同源”讓豬肉好吃更安全
原發表日期:2021-01-12
來源:北方網
作者:黃建高
圖為科研人員正在進行風味豬肉指標檢測。
天津北方網訊:經常聽到市民在買肉時抱怨:現在肉不如原來的香了!為改變這種狀況,市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成員、市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家團隊歷時4年,以傳統中醫方劑學理論為指導,利用“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微粉為主要原料,研發出天然風味飼料添加劑,使養殖出的豬肉好看又好吃,更加優質安全。
“為什么市面上部分豬肉不大好吃呢?因為現在養殖的主要是外三元豬,也就是全部選用外來品種雜交出的豬。其特點是飼料轉化率高,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豬肉腥味較重,肉色和系水力較差。尤其是長白豬,易發生應激,肉質蒼白,質地松軟,彈性差,也就是大伙兒常說的‘水豬肉’。”市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長閆峻介紹說,在生豬養殖過程中,一些養殖場管理粗放,豬舍環境欠佳,導致中大豬呼吸道疾病頻發,尤其冬季更為突出,場內藥物治療難以嚴格執行藥物的休藥期,導致生鮮豬肉存在抗生素殘留超標的風險,安全難有保障。
針對這些問題,市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養豬創新團隊在首席專家穆淑琴的帶領下,歷時4年,以傳統中醫方劑學理論為指導,從國家衛生健康部門最新公布的101種“藥食同源”藥材中選擇優質大蒜、丁香、八角、白芷、干姜等香料,配合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酵母培養物,開發出以“藥食同源”中藥材微粉為主要原料的天然風味飼料添加劑。
“科研團隊先后優化篩選配方13個,最終確定以增強免疫力、提高胴體品質、肉品質及風味為主要目標,兼顧生產性能,集成配套的標準化飼養管理技術、生物安全防控技術,生產安全優質風味豬肉。”穆淑琴表示,團隊成員圍繞相關技術,申報發明專利2項,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英文文章3篇,國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8篇,登記市級科技成果1項。
自2017年以來,該團隊對飼料配制技術進行成果轉化及中試示范,先后在本市多家大型養殖場進行示范推廣。應用該項技術后,生豬背膘厚度降低,胴體性狀改善;豬肉的持水性增強、豬肉嫩度提高;脂肪酸組成改善,單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膽固醇含量降低,豬肉香氣更加濃郁純正。也就是說,肉質從色澤到品質風味都有了顯著提高。同時,飼料中添加的中藥材配方有效提高了豬群的免疫力,減少育肥后期疾病發生,讓豬肉更加優質安全。
據悉,今后該項技術將在本市更多的養殖場推廣使用,讓市民吃上健康、好吃的放心肉。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豬業分會官方微信(caaap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