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德:當數智化農牧業“預”見“元宇宙”
原發表日期:2022-04-19
來源:中禽傳媒
作者:劉強德
導讀:元宇宙被稱為互聯網的終極形態,是人類未來的數字化生存遷移的載體,又被人稱為是這個時代的灰犀牛。從現在到未來,元宇宙的發展需要較長時間,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放眼當下,元宇宙正處于“百家爭鳴”階段,諸多話題尚無準確定論,值得進一步探討。元宇宙火熱的同時,人們對它的態度也比較復雜:有人瘋狂,有人向往,有人懷疑,有人警惕,但困惑一直縈繞在人們心頭——元宇宙是不是偽命題?元宇宙是新瓶裝舊酒嗎?元宇宙會改變什么?又會重塑哪些行業?...... 元宇宙通過聯通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驅動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把人和社會的關系數字化,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從“現在”到“未來”,元宇宙如何演進?對農牧行業又會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本文從元宇宙的傳說、畜牧生產“預”見元宇宙、農牧產品品牌營銷“預”見元宇宙、農牧產品媒體宣傳“預”見元宇宙、元宇宙:品牌信任危機的終結者 、農牧業“元宇宙”的愿景等六個維度介紹了“元宇宙”的概念,以及在農牧行業的發展愿景。
分管羊業分會、牛業分會、兔業分會、鹿業分會、駱駝分會、驢業分會、草業分會、蜂業分會、智能畜牧分會和信息分會。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畜牧經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產業教師;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特約研究員;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副會長;中國林牧漁業學會常務理事等。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能否沿著這個裂縫使勁捅個大窟窿,開創一個新產品的天地,開創一個新的時代。未來,你是去顛覆別人的那匹黑馬,還是被顛覆的那一個?
《莊子·齊物論》篇有一則著名寓言:“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這則寓言是說,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欣然自得飛舞的蝴蝶,自我感覺愉快而愜意,他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了。突然醒來時,驚恐發現自己還是莊周。這時候,莊周已經不知道,自己是在夢中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莊周?
據說動物也能做夢,但只有莊周最早代表人類,對夢境提出疑問。莊周的疑問是,在他的軀殼所居住的現實世界之外,是否存在一個變成蝴蝶的虛擬世界?
莊周并不是突發奇想。自從人類誕生語言結繩記事開始,就通過想象、運算,以文學、藝術、詩歌和宗教、科學、數學等方式,構建了一個虛擬的、精神的世界。
人類構建虛擬場景的新的一次質的飛躍,是基于互聯網+AI+VR+AR+MR(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構建虛擬場景。
這一代的虛擬場景,完全超越了文圖時代,也超越了聲光電時代。之前的虛擬場景,“我”可以明確地注意到“物”“我”兩分,我是我,物是物;這一代虛擬場景中的“我”是我,現實場景中的“我”也是我,用莊周的話來說,就是“物我兩忘”,我就是蝴蝶,蝴蝶就是我。
人不能主宰自己夢想什么,莊周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夢想,他通過夢境把自己變成了蝴蝶,產生了自己究竟是蝴蝶還是莊周的疑惑。而今天的技術手段,使人可以主宰自己的夢想,在莊周和蝴蝶之間自如切換,這就是元宇宙。
前段時間扎克伯格將Facebook更名為Meta(元宇宙英文縮寫),接著微軟Ignite大會宣布借Mesh和游戲平臺全力進入元宇宙,近日AMD、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在產品發布活動上大談特談元宇宙和未來。國內的阿里、騰訊、字節跳動(抖音)、網易、B站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宣布元宇宙發展計劃,就連三大電信運營商也在上周聯合成立了全國首家元宇宙協會。最近我們一直在爭先恐后地了解元宇宙。元宇宙已被預測為將是未來最具想象空間最有發展趨勢的行業。
元宇宙是與物理世界互相映射的數字虛擬空間。
元宇宙是集成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技術,按照物理世界運行規律,打造成的數字虛擬空間。元宇宙空間不是一個獨立的虛擬空間,是一個與物理空間相互映射、協同互動的虛擬空間。元宇宙技術也不是一項獨立的技術,是建立在現有信息技術發展成果上的綜合集成和應用創新提升。
也就是說,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于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以及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通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編輯。
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深入應用,元宇宙中萬事萬物發展運行規律與物理世界中的人、事、物發展運行規律越來越趨同和逼近。進而使得人類不僅可以利用元宇宙虛擬世界開展社交娛樂活動,還可以利用元宇宙中虛擬的技術、資金、人才、物質進行生產生活模擬實驗,為人類探索發展提供重要技術平臺支撐。與現有網絡空間相比,元宇宙空間因有更加逼真的模擬物理空間運行規律,其具有更好的沉浸體驗感和模擬仿真支撐能力。
二、畜牧生產“預”見元宇宙
元宇宙應用也是隨著技術發展不斷深化的一個過程。面向技術研發攻關領域提供技術模擬仿真平臺將可能會是元宇宙技術的主要應用場景。
當前,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處于初級階段。在未來發展中,信息技術將會演化成人機互動,參與決策,智慧反饋。從簡單的效率提高到先進的智慧決策,農業大腦將發展出人腦所不具備的能力,并極大解放生產力,推動農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另外,元宇宙+農業必須要實現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伴隨數字經濟滲透率在服務業(40.7%)、工業(21%)、農業(8.9%)的快速提升,實體產業將完成“數字孿生”(數字化)、“數字交互”(網絡化)、“數字智能”(智能化)的三步走。
元宇宙+農業的應用關鍵也是人機互動,農業生產者經營者把AR或VR、3D等技術的應用到農業生產與管理之中,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乃至提高農產品品質。
對于農牧業而言,元宇宙技術應用將會為生物育種、生物醫藥、畜牧裝備制造、養殖流程監控、智能疾病診療、智能精準飼喂、智能環控、智能發情繁育、智能動態飼料營養配制、大數據行情預測、生產效能監測、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適應農牧業特殊環境需求)等領域技術研發攻關研究提供虛實結合的仿真平臺,提供人機全面融合、沉浸式設計仿真環境。各領域研發設計和仿真模擬軟件技術和元宇宙深度融合應用是關鍵。基因庫平臺、高能物理實驗設備、農牧監測網、農牧產品加工平臺、流通銷售平臺、烹飪美食等經濟社會各類數字化平臺系統與元宇宙平臺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是關鍵,為元宇宙模擬和探索未知世界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撐。
總之,隨著元宇宙技術的發展,人類將可能利用信息技術創造一個更加與物理世界趨同的高級形態的數字孿生空間,為人類創新發展提供新的空間環境。
為社交娛樂、文旅教育、商貿服務等領域用戶提供沉浸體驗服務會是元宇宙技術的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應用場景。依托元宇宙技術,上述領域信息服務模式將會有新的顛覆式變革,與文字、語音、視頻等互聯網交互服務模式相比,元宇宙帶來的全方位沉浸式服務,將會讓用戶具有全方位身臨其境體驗。
那么,元宇宙會帶來什么?會引起當下商業世界再一次變革甚至顛覆嗎?
在杭州的阿里巴巴2021年度云棲大會上,達摩院XR實驗室負責人譚平圍繞著元宇宙發表了演講。譚平認為,元宇宙就是VR/AR眼鏡上的整個互聯網。譚平的這個觀點,可能是對元宇宙在短期內更現實更接地氣的解釋。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元宇宙在未來會包括新的社交、電商、教育、游戲,甚至支付的方式。今天人們所熟悉的互聯網的應用,在元宇宙上可以以三維的、更加身臨其境的方式呈現出來。
在90年代, PC是主流的計算平臺;后來手機崛起,逐步地取代了PC;在未來,VR/AR眼鏡有可能會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隨著計算平臺的遷移,互聯網的應用也隨之迭代。到了VR/AR時代,很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虛擬替身,通過虛擬替身,可以在虛擬世界里面對面的交流。在這樣的一個設置下,很有可能社交、電商,許多的應用都會發生改變。
當三維呈現很成熟的時候,人們會沉浸在一個虛擬的信息世界里面,會有一個虛擬任務跟我們做面對面的交流,身邊會有一個虛擬的貨架,上面有各種各樣琳瑯滿目的商品。這其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在元宇宙中深度融合應用是關鍵。顯示和交互是一切應用的最底層。當顯示和交互發生如此重大的變化,上層的應用一定會發生巨大的革命。
交互開放性是元宇宙的一個重要特征。元宇宙實現了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的疊加,因此,用戶將擁有同時擁有虛擬空間中的超現實能力、以及與現實世界的作用力,在元宇宙交互過程中將能夠同時作用于虛擬與現實兩個空間之內。
借助技術升級,虛擬空間能夠打破傳統物理的局限的桎梏,實現人類感知與交互的“升維”。
元宇宙不僅包括在虛擬空間人與人的交互,同時也將虛擬與現實疊加,進而實現“人機共生”。
元宇宙將重構內容的生產方式,從自然人作為生產主體,逐漸轉變成為由人與AI作為內容生產與運營的主體,數據生產量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并引發技術革命。
基于這些分析,“元宇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灰犀牛”。
推動元宇宙發展,可能會產生以下影響和變革。一是撬動信息技術產業新一輪發展。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之后,元宇宙技術將有可能會成為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新的引擎,以元宇宙新消費概念為抓手,通過包裝、整合和提升現有軟硬件產品和技術,推動綜合集成和融合應用。面向新場景應用打造新的產品供給和服務體驗,將會撬動信息技術產業新一輪發展,全面激發軟件硬件服務廠商技術產品創新積極性和活力。二是升級提檔現有產業業態。從“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到“元宇宙+”,元宇宙技術發展和應用,必將對帶來一次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融合模式革命。元宇宙技術將會率先對社交娛樂、文化旅游、商貿服務等領域服務模式都會帶來新的改變,給予在線服務更加逼真體驗,讓在線服務具有更加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感。
沉浸體驗感是元宇宙與現實世界融合的基礎,用戶在元宇宙中在虛擬空間中將擁有“具身的臨場感”,并借助硬件、交互技術手段的進步,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實現感官體驗的擴展。
在元宇宙中,人類認知邊界,既是元宇宙的發展邊界,同樣也是用戶在元宇宙空間內的能力邊界。我們要避免一個認知誤區:元宇宙中的“感官沉浸”,并不等于追求現實空間內存在的“絕對真實”,而是指感官沉浸應以用戶為中心,與用戶“直覺”始終保持一致。
同時,技術應用也會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C2F,C2B2C等),促進產業生態繁榮。
試想一下,元宇宙平臺里,我們銷售品牌牛肉會是怎樣的場景?他會讓你身臨其境,感受到牛的來世今生,對牛肉的高品質、食品安全、美食烹飪有著沉浸式的感受,你看到的不是二維世界的觸屏,而是三維、甚至四維(時間穿梭)空間里的存在,你可以變幻著各種角色參與…
隨著云、網、端融合創新,以云為核心的AR/VR、“元宇宙”沉浸式未來媒體或成為新常態。
“終端接下來會是新的爆發。”
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是互聯網的未來,他在演講視頻里說:“下個階段的平臺和媒體,會讓人更有身臨其境之感,你將不僅僅是從旁觀看,而是置身‘實體互聯網’之中。這就是‘元宇宙’。”
縱觀媒體發展歷程,其與技術發展相輔相成。無論是3G、4G還是IOT,媒體與技術向來都是協同發展。在傳統時代,媒體即指報紙、廣播、電視;在PC時代,媒體主要形態是門戶網站;在移動互聯時代,自媒體、短視頻、網絡直播是媒體常態;隨著云網端融合創新,以云為核心的AR/VR、“元宇宙”沉浸式未來媒體或成為新常態。技術創新,尤其是數智技術,助力媒體行業高質量發展。
落到實處,數智創新如何踐行?數智創新的核心驅動力在于計算、數據、AI、終端、安全五大方面。在計算上,云上海量算力支撐媒體的傳輸、制作、存儲;在數據上,通過一站式的數據處理平臺,構建起了媒體的“信息中樞與大腦”;在AI上,通過智能算法、大數據等技術,可大幅提高處理效率,高效完成制作與發布;在終端上,云+5G+XR技術,構建了網絡媒體的數字新世界基石,開啟媒體“元宇宙”創新;在安全上,技術的創新,可保障內容安全、數據安全、系統安全,從而守護媒體行業健康發展。
終端接下來會是新的爆發。
我覺得比爾·蓋茨有句話非常經典——我們對未來一到兩年的預測總是太過樂觀,但是對未來三到五年預測總是太過保守。因此未來對于媒體宣傳而言,虛擬的全息演播室已經有了,包括沉浸式的觀影、沉浸式產品多元化體驗,非常黑科技,可能未來五到十年會成為常態。
只要想得到,給一些時間,技術基本上就可以把它變成現實。
“媒體云+中臺+業務全鏈路解決方案”將成為新常態。展望未來,以AI編輯部解決方案、媒體大數據解決方案、融媒云解決方案等為代表的業務解決方案,以數據中臺、技術中臺、AI中臺、協同平臺構成的中央大腦,以元宇宙為呈現的宣傳體驗,將成為農牧行業媒體宣傳新常態。所以,結合農牧業產品的特點,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內容建設為根本,才能使農牧行業媒體宣傳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對于農牧行業的會議、展覽,元宇宙也會帶來這種深度沉浸式的體驗,繼而使內容、數據、信息推送的更加精準,更加印象深刻…
從互聯網過渡到元宇宙,其實是從一個“社會契約”過渡到“數學契約”的時代。叢林時代的人類生活在一個一個小部落、小集體中,這是一個血緣與熟人社會,他們面對陌生人的部落時,彼此充滿了敵意和恐懼,無法和陌生人建立信任關系,一切爭議憑靠武力解決。人類只能在部落內的熟人之間才能享受合作與和平的幸福。后來,有了社會契約論,人類從叢林世界中走出來,逐步進入現代文明。
什么是文明?就是能夠和沒有感情的陌生人互相之間遵守同一規則,按照價格信號和契約達成利益的分配,而不必產生恐懼和敵意。文明人碰到陌生人,自有一套規則互相避免傷害,另有一套規則實現分工合作,這些契約必須要通過文字記錄,這種契約精神必須使用語言和文字向外傳播。如此一來,從15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始,人類借助文字、法律實現了全球化。但人性總是有缺陷的,條文承諾不一定總會被執行。所以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組織之間有了無數爭端。特別是國家之間發生違約,就容易導致戰爭。元宇宙有了數學契約后就不一樣了,你被數個數學契約智能監督,在違約的瞬間就會被警報或禁止。
21世紀的后半葉,“數學契約論”將漸漸超越、并最終取代“社會契約論”,這一切,將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得到實踐,這也是元宇宙到來最讓人激動人心的原因之一。從社會契約論到數學契約論,正在發生。元宇宙:一個不需要猜忌的數學世界;元宇宙,品牌信任危機的終結者。
上世紀末,大部分人并沒有聽說過互聯網,絕大多數人更不知道互聯網怎么掙錢,互聯網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里作為科研設備而存在。誰也不知道,互聯網在過去20年多里,會顛覆全世界,徹底改寫全世界的財富版圖。
而今天的元宇宙,就是上世紀末的互聯網。當然,元宇宙作為未來的一個龐大的產業,還有一些基礎性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軟硬件技術和設施還不夠完善,由此帶來一些感受上的不適和操作不便,這需要時間解決。其實這與互聯網早期網頁打開速度奇慢,經常掉線等等問題,高度相似;另外,內容不夠豐富,“玩法”比較少。同樣的,互聯網初期,只有簡陋的網頁內容,這點也是高度相似;此外,人長時間處在虛擬環境的心理變化和不適,也是一個需要適應的過程。但所有這些已知和未知的問題,都不再是束手無策的無解,有的需要時間,有的需要技術迭代,有的需要更多投入。
未來,隨著元宇宙技術的成熟和場景的深入,也許“網友”概念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元人”。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有其“虛擬原生”以及“虛實共生”的雙重定義。其中,前者強調了元宇宙與現實世界的“獨立性”,后者則強調了元宇宙與現實世界的“連接性”,兩者之間對立統一。
不依附于任何產業的元宇宙都是“假元宇宙”,依附產業但不能實現共生的元宇宙都是“假元宇宙”。
從中長期發展看來,產業元宇宙將成為元宇宙形態發展的必然趨勢。產業元宇宙為實體經濟服務,將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也是未來的藍海市場。
元宇宙+農業不僅僅是農業體驗環節,更要在農業生產、農業管理等環節上多點突破,借助元宇宙打通農業產業鏈,提升整個農業產業的生產效率和協調效率;同時,我們還要借助元宇宙把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融合進來,真正實現一二三產業及資源深度融合,這才是元宇宙+農業的未來。
值得大家深思。